“我在林场干了40年,就办了两件事,一个是治沙,另一个就是带领各族职工增收致富。”“人民楷模”王有德说。这位治沙英雄的话语中透露着坚定与自豪。他回忆起初到白芨滩时的情景,风沙肆虐、条件恶劣,但正是这样的环境,锻造了白芨滩人坚韧不拔、团结协作的精神。王有德深知,要想改变现状,就必须依靠奋斗、创新和团结的力量。“宁肯掉下十斤肉,不让生态落了后”。在长达几十年的治沙过程中,白芨滩人顶烈日、冒风沙,不断创新技术模式,因地制宜,扎草方格、植树造林,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了一片片绿洲。
在采访中,记者亲身体验了被誉为治沙界“中国魔方”的草方格治沙法。拿起铁锹,将稻草扎入沙层中固定流沙,这看似简单的动作,在实际操作中却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技巧。当地各族干部群众就是这样日复一日、年复一年拿着铁锹,将昔日的沙海变成了勃勃生机的绿地。
采访中,一个7岁的小女孩在妈妈的帮助下认真地制作着草方格。她说:“我也想种更多的树,让这里变成更大更美的花园!”
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。在美丽新宁夏,天更蓝、地更绿、水更清,各民族同心携手,在生态保护与修复上实现新突破,绿色发展成效凸显,“塞上江南”美不胜收。
巍巍贺兰,滔滔黄河,红色六盘。谆谆教诲铭记于心,殷殷期望化成动力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,宁夏各族人民牢记使命,感恩奋进,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,不断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谱写好宁夏新篇章。